公关公司:让富士康股份创造出A股IPO的新速度
桂浩明称,相比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行业政策还是市场容量以及运行环境,都存在不小的变数。我国有很多共享经济企业,其中估值一度升到6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也非个别,但今天来看,真正还能够坚持的还有多少,这是因为“独角兽”企业的经营模式大都已成型,如果遇到发展瓶颈,调整难度可想而知。另外,“独角兽”企业的溢价一般也不会低,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承担由此而来的相应风险。
富士康还是体形庞大的“独角兽”。272.532亿元的募资额让它的融资规模在A股募资史上排名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均为国字头的央企。此外,富士康股份更是A股募资额超200亿元的唯一科技企业。富士康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在A股位列第一梯队。
所谓“独角兽”企业,被认为是2013年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创造出来的概念: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也有投资机构将“初创”定义为成立不到10年。“独角兽”公司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主要出在高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
监管层将创造工具和制度安排
关注
影响
原标题:“独角兽”企业究竟有哪些
“独角兽”成互动平台热词
哪些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最多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对外界表示,目前对于新经济的期待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BATJ之类回归A股,二是还未上市的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王建军对这两类企业都表示欢迎:“深交所应该成为新经济的主场,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企业。”
不过,也有机构分析师指出,本轮热追“独角兽”背后有市场的因素。仁桥资产投资总监夏俊杰向媒体表示,当前还是需要在“安全边际”的基本原则下,仔细甄别、动态评估,耐心等待和把握机会。他认为,当前A股对“中概股”回归议题,已经产生了一定“免疫力”,虽然相关回归个股享受了一波股价飙升、市盈率翻倍的红利,但是长期来看,泡沫迟早还是会被挤出。
富士康成“独角兽”企业上市样本
北京“独角兽”企业估值近1.4万亿
事件
所谓“独角兽”企业,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也有投资机构将“初创”定义为成立不到10年。有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国内120家“独角兽”企业,估值总计超3万亿元人民币,广泛分布于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大数据等行业。北京是“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54家企业上榜,占总数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深圳以10家“独角兽”企业位列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