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2018-02-20

为了出色完成在香港期间的工作,他每天都投入极大的精力,忘我工作。他与香港媒体建立起友好的关系,积极宣传“一国两制”的政策,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此外,他还不忘记接触香港社会各界的人士,抓住每一个突破口做好宣传。后来,他还兼任了香港分社的外事工作,年过半百的他迎来了一生中最忙的日子。

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张浚生直斥彭定康

“浙江大学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设立十周年庆典活动

张浚生亦指出,在香港回归之前,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就已预计到,要香港回归后50年保持繁荣稳定,落实“一国两制”的过程不会“无风无浪”,回归后的香港肯定还会有干扰和破坏的力量,因此对于“占中”事件的发生,他个人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占中”是一场很重大的干扰,其组织者、策划者、发动者及指挥者有政治目的,并在占领行动中“带坏”了一部分青年学生。

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回到大陆后,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忙于浙江大学建设的张浚生依然心系着香港发展。2014年,香港的少数人煽动群众举行“占领中环”游行示威,企图迫使中央改变特首普选方案。与此同时,香港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保普选反占中”示威游行,两方争论焦灼。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再次就香港问题对中国指手画脚,妄言特区政府缺少领导力解决“占中”行动僵局,又声称政府要作出更大让步,令占领行动的学生退场。在这一危急关头,张浚生在港出席讲座时明确指出,以梁振英为特首的特区政府坚守原则,处理事件冷静而妥当;他直斥彭定康当年在香港留下祸患,希望他不要再就香港问题发表言论。

2005年4月,邵逸夫老先生来浙大,张浚生先生陪同。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正式确定了中国收回香港领土主权的日期。此时的香港,已经由英国政府统治百余年,英国的文化、制度在香港渗透很深。为了保证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需要有年富力强、文化素质高的领导干部赴港工作。中央组织部决定派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并兼任市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杭州市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的张浚生前去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接受了任命的张浚生离开了杭州,来到香港加入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从此踏上了历时13年的香港之行,也注定了一生的香港之缘。

浙江大学培养的年轻干部

1973年,他恢复正常工作后就在浙大组织筹建了激光专业。他在教学中先后开设光谱仪器学、激光技术和仪器等课程。这期间,他译著了《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及其应用》《光谱学辞汇》《近代光学测试技术》及一批学术论文,并升任副教授。由他负责主持机械部分设计的太阳塔及多波段太阳光谱仪,获得了国家科技二等奖。

1954年夏天,张浚生高中毕业。当时正逢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尽管他爱好文学,但为了服务祖国的经济建设,高考完填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工科,并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光学机械仪器专业录取。家在上海的杨惠仪(后来成为他夫人)也同时被浙江大学录取,名字均刊登在1954年8月15日的上海《解放日报》上。1956年8月,张浚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三时当选了全年级共8个班的团总支书记。学业与政治能力俱佳的他,成为当时培养“双肩挑”学生的典范。

来到香港的张浚生

助力学校发展

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浙江大学党委原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原特邀顾问张浚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2月19日下午3时1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3岁。

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见证香港回归,宣扬“一国两制”

在香港任职时,张浚生说:“我在香港的工作任务很明确,就是按‘一国两制’的方针,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使香港平稳过渡。有利于这任务完成的事就去做,该交往的就交往,该表态的就表态,因为我没有私心,更不谋私利,心中自然没有什么顾虑。”因此他也与香港上层社会的名流私交甚密,像董建华、范徐丽泰、金庸、邵逸夫、马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

年会策划:浙大党委原书记张浚生逝世 曾直斥港督彭定康

回到浙江大学后,张浚生书记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建设谋发展,让浙江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推荐阅读

  • 活动策划案例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