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活动策划:人工智能技术潜力巨大 毫无疑问

2018-02-03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在持续扩大。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配套环境也日益优化。”苗圩认为,乘用车主流车型续驶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比2012年提高了2倍,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离不开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的建立。他指出,随着国内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研发投入占比超过行业世界平均水平,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居世界首位,个人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兴起,“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上,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表示,除了重点攻克下一代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新能源核心技术,还应该从智能化入手,“实现换道超车”。

  毫无疑问,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8年1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就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苗圩表示,工信部正与公安部门讨论,在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时,为智能网联汽车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发展余地。

  陈清泰认为,电动化只是这次“汽车革命”的1.0版本,“要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网联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创新”。

  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看来,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均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运输装备体系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促进交通运输装备升级换代,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实施。”万钢认为,未来汽车必然是朝着智能化、纯电驱动的方向发展,“智能化最合适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

  高喊“all in AI”的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以“技术领导者”自居的现代汽车集团副会长梁雄哲、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摇旗呐喊”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这3位企业境况截然不同的高管,因为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有了共同点:他们都认为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变革的时代,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都将人工智能视作必须抢占的技术高地。

  陈清泰表示,眼下汽车行业遇到的“不是天气变化,而是气候变迁”。“汽车革命已经到来,企业不适时转型就会有被颠覆的风险,错过了战略转型的关键期,一切将为之晚矣。”据他判断,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轮“大浪淘沙”式的重新洗牌,未来5年或者更长时间后,电动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燃油车。

  有业内人士担忧,在由“政策推动”向“市场拉动”的新旧增长动能转换期,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2017年年底,一则“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大幅退坡”的传闻引得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出现大幅下跌。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如果仅凭政策推动,当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100万辆至130万辆时,就会陷入瓶颈。

  苗圩表示,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性能达到甚至超过燃油汽车,一方面要加快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集中行业的优势资源协同攻关,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平台、整车集成等方面的创新,重点攻克下一代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正向设计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整车的轻量化和智能化水平。

  作为助力新能源汽车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的建议也频频出现在此次论坛的企业代表发言中。

  2012年,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公布,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力争“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顾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历程,像万钢这样的见证者们都表示“很有感触”。

推荐阅读

  • 活动策划案例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