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庆典:这条新闻在新闻联播第二条播发 分量究竟有多重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来源:政知道
昨晚(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虽然“躲过”了昨天的新闻联播,但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发现,今天的新闻联播二条没有放过这则刷屏新闻。
印象中,北斗已经成功发射过许多颗,可昨天的发射缘何能刷屏?
简单看看就能发现,这次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是一个标志性的开端。其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分为“三步走”的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迈出第三步,即开始全球组网。另外,最新型号的卫星使得北斗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再登上了一个台阶。
北斗的“第三步”
说起卫星定位和导航,目前全世界仅有四套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北斗。
在这四大系统中,只有GPS具备了全球定位的功能,其他的只能做到区域定位。而此次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正是中国北斗正式迈向全球定位的标志。
相比于美、俄、欧盟,中国在卫星导航系统上的探索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后期,我国逐步确定了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2、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3、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其中2018年将覆盖“一带一路”国家。
鉴于伽利略系统的成果众多欧洲参与国共享,因此在按计划完成前两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现在,北斗正向着第三个阶段目标迈进,如果顺利,三年后中国将和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二的两个可以提供全球卫星定位的国家。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发射33颗北斗三号卫星。计划中,全球定位服务由35颗北斗三号编织起来的“天网”提供,这也就意味着剩余的33颗待发射卫星将在三年中被发射升空,平均差不多每个月就要升空一颗。
米or厘米?北斗精度媲美GPS
导航系统无疑是一个可以精确量化的技术性系统,那么北斗定位的精准度究竟如何?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相比前两代,有什么技术突破?
不久前参加过十九大集体采访的国防科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心负责人王飞雪曾透露,2015年俄罗斯导航产业界就一致认为中国的北斗排在俄罗斯和欧盟之前,列世界第二。“下一个目标是拿第一”。
目前,依托北斗二号卫星在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技术指标来看,北斗已经具有媲美GPS的一次定位精度,达到10米的级别。
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误差很大,政知君同样也看到过GPS定位精度达到了厘米级的消息。但需要说明的是,卫星定位精度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数据差异会非常大。在辅以地基增强系统等差分技术后,北斗同样可以达到厘米级别的精度,并已有实际应用,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述。
翻阅了大量科普文章后,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可以给读者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普通的未加其他辅助技术的单次定位精度,北斗和GPS不相上下。辅以提高精度的差分技术后,定位精度均会有大幅提升,北斗同样不会落后GPS。除此以外,北斗还具备例如短报文通信等GPS没有的特色功能。简单而言,就是北斗将定位和卫星通信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将自己的信息播报给他人。
针对刚刚升空的新一代卫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介绍,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把目标放在尚未发射的第三代GPS导航卫星以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设计指标上。
据介绍,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相比上一代将提升1至2倍,达到2.5米至5米水平,建成后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并且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等级的服务。
汽车、手机、共享单车,北斗就在身边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北斗到底牛不牛,用过才知道。